按照学校2月25号下发的《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观摩课活动的通知》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观摩课活动。此次活动从3月6号开始,将持续到4月24日,通过教授和副教授讲授观摩课,很好地发挥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教学交流,有利于提高全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月7日下午,在祥贤教学楼102,姬长军教授主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知识讲解游刃有余,紧扣课本扩展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姬教授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3月10日下午,在仰恩教学楼A2-105,熊小青教授结合教材内容,逐步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在教学中,熊教授旁征博引,案例丰富,所举例子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众多学科,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的实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3月10日上午,宋家本博士在共和楼204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观摩课。宋博士以丰富的课堂互动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讲解呈现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教材为纲的同时,跳出教材,结合实际案例,让理论深入浅出,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3月13日下午,孙海英副教授在仰恩教学楼A1-109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观摩课,孙老师讲解洋务运动中海军与陆军的建设状况,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历史画卷。以盛宣怀为代表分析官督商办模式的局限性,重点剖析了当时军用产业与民用产业的局限性。整堂课脉络清晰,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不乏微观的个案分析,对学生理解当代的改革开放事业也具有重要的启发。
3月13日下午,章娇娜副教授在仰恩教学楼C4-301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摩课,章老师围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具有启发性的互动话题,深入阐释了人民与政权之间的辩证关系,清晰地揭示了我国国体和政体的人民性。教学深入浅出,互动性强,而且能充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人民立场,更加关注人民需求,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3月13日下午,在普照教学楼204,杨中华教授围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讲授观摩课。课程从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革命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问题。杨教授重点从毛泽东的论述展开,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历史与现实,引导学生理解各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3月18日上午,李克钦副教授在仰恩教学楼B4-205,就“辛亥革命的成与败”这一章节讲授观摩课。李老师从多个维度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汇报作为课程的开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讲授。
3月27日上午,在普照教学楼203,杨丽娥副教授带领学生们学习了党的建设的相关内容,杨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学识阐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与主要内容,将理论讲授与课堂互动紧密结合,内容深入且讲解细致,语言朴素。授课中能够关切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的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构建了教师协同发展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迭代升级、专业能力的系统强化以及教学策略的创新发展。参与观摩学习的老师们普遍反映深受启发,既拓宽了教学视野又精进了教学技能。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此类教学示范活动,重点推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创新课程实施路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王瑞芳/文 王瑞芳/图)